面向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和运输组织的需求,研究复杂系统、计算智能和智能信息处理的建模、预测、评估、优化及控制等问题,形成轨道交通安全保障基础和应用基础理论体系,网络条件下轨道交通运输组织理论体系,构建轨道交通安全保障体系化研究平台和高速铁路网运输组织实验平台,为我国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和运输组织技术体系的形成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主要研究轨道交通系统多粒度状态获取、融合、多属性聚合及预警理论;轨道交通安全行为建模、分析、推演与控制理论;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架构、互操作和动态任务协作求解理论;轨道交通应急管理及应急资源动态配置理论;支撑轨道交通安全保障技术体系形成的检测、监控、预警和应急调度等关键技术;高速铁路客运需求生成机理和客流预测理论以及高速铁路运输计划分层递阶协同优化与仿真评估理论;网络条件下高速铁路能力计算与评估理论,高速铁路运输组织过程建模、推演与评估理论。
研究室主任

贾利民 教授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
- 茅以升科学技术奖铁道科技奖获得者
-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 国家十三五关键轨道交通重点专项专家组组长
研究领域:高速铁路、智能交通、轨道交通、交通安全测控工程。
主要成就:发表SCI/EI 检索论文300 余篇;主持和参与完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80 余项;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1 项。
学术带头人

刘军 教授
- 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理事
- IRSE 会员
- 中国铁道学会理事
-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常务编委
研究领域:运输组织现代化、交通信息工程。
主要成就:发表学术论文50 余篇;获得省部级科技奖5 项。

秦勇 教授
- 国家万人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研究领域 :交通安全、交通运输智能自动化、智能交通系统。
主要成就:SCI/EI 检索论文120 余篇;主持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 国家863, 科技支撑以及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0 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 项、省部级奖11 项、国际发明金奖2 项;授权中国发明专利36 项、美国发明专利2 项。

高亮 教授
- 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
- 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
- “科技北京”百名领军人才
研究领域 :轨道工程设计理论、振动与噪声控制、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轨道交通基础设施检测与监测等。
主要成就: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教育部一等奖、铁道学会特等奖、中国专利奖项4 项,教育部十大科技进展1 项,参与项目获省部级奖励10 余项;个人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詹天佑铁道科技成就奖、茅以升铁道科技奖等。

闫学东 教授
-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
-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Safety and Security国际期刊主编
研究领域 :交通安全、驾驶模拟器、数据统计与模型分析交通仿真和智能运输系统。
主要成就:发表SCI/SSCI 检索论文100 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重点项目、面上项目、973 项目、863 项目任务等20 余项。
科研团队
李海鹰 教授 王艳辉 教授 魏秀琨 教授 董宏辉 教授 徐杰 副教授 蔡国强 副教授 蒋熙 副教授 苗建瑞 副教授 王福田 副教授 许心越 副教授 王志鹏 副教授 程晓卿 副教授
李曼 博士 林帅 博士 张蜇 博士 马小平 博士 汪洋 助理实验师